2016年8月14日 星期日

你有沒有玩寶可夢?著迷與因應!

作者:Dorisray 社工師x心理師


「你有抓寶嗎?」這句話最近成了打家打招呼的方式,在公園裡,尤其是那些三點、四點圍成的補給站空地,每到了晚上聚集的人潮與演場會退場人潮不相上下,想要穿過去有時還需要點勇氣,尤其是在這種炎熱濕黏的夏夜,穿梭在擁擠人群中如實五味雜陳。

遊戲上市一個多禮拜,本週新聞及各大社群平台不斷出現討論風潮,有的是攻略分享、有的是密技交流,還有一些是開始危言聳聽,像是說著玩這個遊戲個資的流失或是這遊戲有著相當的危險性,接著大家就會開始勸阻...



「玩這個遊戲不好啊!」
「你看又因為抓寶出車禍!」
「連走路都沒再看路..」


人的天性是這樣,總是要找一個代罪羔羊來承擔,讓自己好過一點。發明這款遊戲的人心裡可能常常在想:「我的創意真的有這麼萬惡不赦嗎?」其實,危險的從來都不是遊戲的本身,而是你怎麼使用他

我們常常會陷入一些錯誤歸因,美國心理學家海德(F. Heider)的社會認知理論和人際關係理論的基礎上,經過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羅斯和澳大利亞心理學家安德魯斯等人的推動而發展,而以上現象可以用以下錯誤歸因來嘗試做解釋。

自我服務偏見(self—serving bias):指個體傾向於把成功歸因於內部因素(如能力或努力),而把失敗歸因於外部因素(如運氣)

而在這個層面上,還可以討論的是人類因應機制(Coping mechanisms)的調適,成長過程中,我們會有意識無意識的學習如何保護自己,漸漸的他會成為我們有意識下的一種自我保護工具,用一個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怪別人,自己會比較好過,因為承擔責任一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說到這裡,很多人或是家長的長輩會說,「我又沒有玩,我幹嘛要逃避這個責任」,實際上,你將這些沉迷於遊戲中的人群,或真的發生意外的事件責任放到了自己身上,所以你急著逃開,不然其實可以選擇,中性的看待這樣的事件。

我著迷了嗎?

很多人會擔心自己沉迷於網路或遊戲,以往對於網路成癮的研究隨著時代的快速變遷及網路的發達,很難用舊有的標準來評估,在職場上,常常會遇到沒有網路就無法工作的情況,許多資料數位化雲端化,網路顯然已成為我們的必需品,因此可以探討的是,我們用什麼方式去使用他。你可以用以下幾點,來評估一下自己:

1.在一般的狀況下,會因為工作、功課上的忙碌緊湊,而犧牲了一些東西,像是下班後自己的運動、娛樂時間,若你因為著迷於抓寶而耽誤到工作、學業,那即是一個可能的指標。

2.可能沒有影響到工作與作息,但增加了接觸手機的頻率,會為了沒抓到怪而影響自己的情緒或與人爭執。


我該怎麼辦?

其實對一份工作、興趣、事物展現出熱情是一件好事,以從眾效應來說,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於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這可以讓你在社交場合有相同的話題,而這本來就是社交上所需要的工具。

身為父母長輩的,相對於一般人,可能更苦惱於該如何「制止」孩子這樣的行為,在管教、教導的道路上,制止從來就不是一個很有效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陪著他一起玩一起探索,上市不久的遊戲,加上媒體大幅報導,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新穎的東西,陪著他玩進而影響他,用「我們今天晚餐後一起到公園抓怪1小時」代替「你不要再玩再看手機了,眼睛會壞掉」,在親子關係上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

從兒童、青少年到成人,我們會做出許多不同的選擇,當你選擇花多少時間在遊戲上,相對的也需要犧牲同等的時間在其他事,在時間有限的人生裡,我們常常會做好規劃,休閒娛樂是肯定需要的,只要你有意識自己花了多少時間,其實遊戲能帶給你的,或許是更好的人緣、更親近的關係、更多踏出家門的經驗或是多一些自信,然後你要記得將這些美好的經驗,一直延續下去,畢竟遊戲不會一直存在,但那些因著遊戲所產生的美好,會一直在。

圖片取自 Paper / 紙片兒 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paperdrawing/?fref=ts


We're nobodybut we want change the world.
We're nobodybut we want to stay with you.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