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7日 星期一

你是不是也想找一個,最懂你的人。



作者:Dorisray 社工師x心理師




在感情上,若是用數字計算,你有著豐富的經歷,但戀愛卻與失戀成了正比,而心痛總是比快樂更真實,也持續得更久一些。




每一次失戀你都想著,你到底喜歡什麼樣的人。

從這麼多次經驗裡,分析整理歸納,你以為這樣可以找到一個你最喜歡的、最適合你的。

尋尋覓覓,有個聲音總是在你腦中揮之不去,你想找一個,「懂你的人」。








想找一個懂自己的人,是大部分人的想望,我們因為相互理解而靠近,卻也因為太了解而分開,那,找一個懂自己的人,真的好嗎?或者是,你只是希望他懂你,而你卻不用太懂他。




被懂,其實是一個基本需求。

被懂,是一個舒服的感受。

被懂,可以讓自己逃避真實面對自己。




你還記得在什麼樣的時刻,對於被懂的需求及渴望最深刻,可能是和伴侶爭執時,也可能是你即將結束一段關係,因為你可能被誤會,你可能有滿腹說不出的委屈,於是你感到失落,然後心裡浮現了一句話:「為什麼你不懂」。



其實一直找尋的是一種舒適感,親情中,我們會跟聽得懂自己話的親人靠近,因此你可能跟你的某一位姑姑、叔叔會特別的好,或許他也特別的疼愛你,他給你的疼愛,提供了你的某些依附需求;在友情上,道不同不相為謀,因此我們會跟自己相近的人發展出長久穩固的友誼,那些自己看不慣又或是說話對不上頻率的人,即便認識也會漸行漸遠或成為一面之交;在感情上,一開始因為緣分相遇,接著聊得來而靠近,是不是在越聊越晚的那些日子裡,你有那麼一刻感受到被懂、被理解、被愛。



被懂,是舒服的。很神奇地,在那個當下你可以感覺到兩個人心的靠近,然後你們可能會因此成為伴侶、摯友。其實,那是一種被同理的感覺,你會發現說的話不需要太多的解釋,但對方懂;你會發現有時候不需要言語,也有人讀得懂你的沉默。你不需要擔心所說的話是不是會被評價,不需要多加修飾拐彎抹腳的顯現出自己的價值觀,在一個可以懂你的人面前,你可以自在地做自己。所以,你要的不是被懂,而是後面那些可以做自己的空間,在這個空間裡,是一個心理及真實空間的安全堡壘。





但無論是親情、友情或愛情,都可能經歷一番考驗,可能有摩擦、爭執,你不懂的是,為什麼那個懂你的人在這些關鍵時刻,是如此的不懂你,這些不懂不斷的累積,再經由一些導火線,在某個時候爆炸了,於是,關係破裂了、結束了、回不去了,安全的堡壘也瞬間消失。


所以你總想,是他不懂我,要是能找到一個完全懂我的人,應該就不會這樣了。


曾經有一段時間,思緒陷入了膠著,你不懂那些原本懂你的人,為何最後都不懂你了,也一個一個離你越來越遠,於是,你也不相信會有所謂真正懂你的人。


然而,你懂自己了嗎?


若是連自己都搞不懂自己了,這世界上也沒有任何一個人,有義務去懂你了。這很殘忍,卻也是最真實的情況。回頭看看那個不斷希望他人懂自己的你,也真的付出同樣的努力去懂對方了嗎?







可以控制的,永遠只有自己。


我們很難逼著自己以外的人去了解你,或是控制著他們的思考,控制他們要花多少力氣在一段關係上,本來,每件事對於每個人而言重要程度就不一樣,應該給的,是尊重。但,你有權利抱著這樣的期待。


把期待放在他人身上,總是會需要承擔那個失落,惟有把期待放回自己身上,才有可能減輕失落感,因為你可以決定你自己要多努力,而當你多努力在自己身上,或許獲得的不一定和努力成正比,但你會從過程中獲得更多意想不到的經驗。像是,你決定回過頭開始去認識自己,但認識自己的過程中總有停滯,你順便也學會了給出自己空間。


懂自己的過程,就是在為自己建造那個安全堡壘。惟有自己建造了堡壘,才有不再被輕易摧毀的可能。但懂自己是什麼?你期待那個懂你的人,在你有需要的時候能夠在你身邊、對你的需求保持著一定的敏感度且支持著你,試想:當你今天在學校、職場、生活上遇到挫折,你是不是會第一時間想找一個人跟他說,如果沒有這個人呢?其實,你可以對自己說。


懂自己,你會知道你有多少空間去放置這些負面情緒,這個空間會隨著你的經歷縮小或擴大,你也可以察覺自己什麼時候似乎快要滿出來,然後你可以控制那個放置的速度,慢一點或快一點,這個過程最重要的是,你要學著給自己空間,對自己承認自己的限制,也慢慢的去了解自己的限制,這個限制不會一成不變,因為你會希望自己一直往前進。跟自己這麼說:「你已經很棒了,給自己一點空間喘息一下,然後我會陪著你繼續往前走。」







漸漸的,你建立了安全堡壘的雛型,你會感受到一種安全,這種安全感很踏實,因為他並非來自於他人,只是,雛型產生了,你需要讓他更堅固。我必須這麼說,你還是會不自覺的期待他人,如果你這輩子大部分的時間是期待著他人的肯定來造就自己的價值,一定或多或少又會陷入一些自我否定或疑惑,這都是正常的。每當這些時候,請你告訴自己:「其實我已經努力了,做了所有我能做的,承擔了我該承擔的,其他不該由我來承擔的,我要學會還給別人。」



上面說到的,正是所謂的課題分離。在安全堡壘的建造中,練習課題分離會是個強而有力的助力。在一個讓你感到困擾的情境中,試著冷靜下來去區分這是誰的課題?有助於避免過度承擔了他人的期待,也釐清自己過度期待了他人,具體的方法就是,去想一想這個決定的後果是誰來承擔。舉個例:在伴侶關係中很常見的,不自覺的要改變對方成為我理想中的另一半,可能他本來就不修邊幅,但你卻希望他能整齊端莊,他本來就愛好自由,你卻希望他能花大部分的時間呵護你,而最後的結果是將兩人越推越遠;其實,他要當一個怎麼樣的伴侶,是他的課題,而你希望他是一個怎麼樣的伴侶,是你的課題。用這個方式切開來後,可以更清楚地去看見問題的原始點,進而不斷的豐富自己的安全堡壘。



原來,那個最懂你的人,是自己。





只要你願意花時間、花力氣,不管你現在處於人生的什麼階段,你都可以擁有自己的安全堡壘,但過程是辛苦的,你要學習給自己打氣,學習接受自己的挫折,然後試著給自己安慰,開啟自我對話後,其實,你沒有一定要依賴另一個人來給你,你就會是自己最好的支持者。





We're nobody,but we want change the world.

We're nobody,but we want to stay with you.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